本文来自:罗大伦

前几天,我出差刚回来,一位好朋友找我,说自己腹泻一个多月了,西药用了无效,黄连素吃了也一点效果也没有,每天一定是泻几次,也不是特别痛苦,每次泻完了甚至有点舒服的感觉,可是,很麻烦的是不敢走远路,怕突然找不到厕所,泻之前会肚子痛,然后必须赶快跑去厕所。他当时是稍微吃多点就泻,稍有冷风也泻,泻的时候,可以看到食物没有完全消化。最后导致基本不敢吃很多东西了。现在人已经变得瘦了。

从他的描述来看,有点像寒热错杂导致的腹泻。但是我观其肚子较大,面色白,觉得他应该是脾虚,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平时,会不会听到肚子里有水流动的声音。

他果然回答:肚子里面经常有声音,有的时候是气的声音,有的时候是水的声音。

然后我看他的舌头,非常明显的脾虚湿盛的舌像,就是:舌苔满布、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面满是水液。

这种人,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舌质并不是红色的,而是淡白的。

我当时判断,这位朋友是因为脾虚,导致脾土无力控制水湿,水湿则更加加重了脾虚,这样脾无力运化水饮,因此导致了腹泻。

于是,我告诉他,可以去买一个中成药,叫平胃丸,试着服用两天。

结果,第二天他告诉我,只吃了一天,腹泻居然就停止了!后来再服用了几天后,我让他改服参苓白术丸,加强补脾的效果,这个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腹泻居然就这样好了。其速度之快,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时深深感觉,如果对症,中医那些经典的方子是非常有效的。

这样的经历,其实每位中医都有,甚至有很多中医非常擅长使用这个平胃散。这个方子我会在后面介绍给大家的。

现代人湿气特别重,从古代医案来看,水湿的比例并没有这么大,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想,可能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关。

第一:现代人冷饮喝得比较多。现在无论冬天夏天,大家都喝冷饮,现在这么冷的天了,到超市里面一看,很多饮料还是放在冰柜里呢。

第二,现代人空调吹得多,中医最重要的原则是天人相应,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季节不同有变化,夏天这个季节阳气在外,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开空调了,一下汗出不来,喝的水都没有地方出了,会伤到肺,把肺的阳气给伤了,肺主水,结果它又没办法运化水了,水湿很多。

第三,要锻炼身体。要晒太阳,要出汗。现代人运动的机会太少了,长期坐在办公室里面,空调吹着,下班在车里,然后回家休息,很少有户外活动的机会。很多人怕出汗,其实出汗正是身体气血运行,排出湿气的一个途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人喝水特别多。我曾经看过一位老人心脏出了问题,他一天给自己弄了九大杯水喝,上午三大杯、下午三大杯,晚上三大杯,而且是在运动量很少的冬天,把我吓坏了。这是不对的。其实喝水要分季节,分年龄的,天热的时候汗出的多,我们多喝水这没问题,但是天冷了,就没有那么多水可以蒸发了,就要少喝水。年轻人身体好,元阳足可以多喝点水,老人肺脾肾运化能力相对弱了,喝那么多水干嘛?

我们知道,心在体内属五行中的火,什么克火?水克火,水是用来灭火的,当你水湿重时会蒙蔽心阳,因此这么大量饮水,会导致心脏的问题的。

人是大自然的万物之一,会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夏天汗出的多,往上蒸发的多;到冬天你就慢慢收敛了,闭藏了。冬天不运动了,不出去走,又不出汗,喝九大杯水,水湿重了,直接蒙蔽心阳。和天一样,雾气重了会把太阳遮住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去除湿气的根本方式,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我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当然有问题了,也要药物调治。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里面,也有很多精彩的方子,其中平胃散就是一个祛湿良方。

平胃散主要是用来去除脾胃的湿气的。它的组成和服用方法古人讲的是:

因为这个方子的苍术药性燥烈,因此没有水湿之气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不能服用这个方子。孕妇也要忌服。

现在有的中成药里面没有配上姜枣,大家看说明书,如果没有,则在服药的时候,需要自己用几片生姜,几颗大枣,熬水冲服这个药物。古人配方都是有讲究的,因为此方为攻邪之方,所以配合姜枣保护脾胃之气。这个思路我们不能给丢掉了。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胖大海医考

专注中医,更多干货

分享

点赞

点在看

给小编充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ngdahaia.com/pdhtx/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