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或又出新星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准新星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国家卫计委关于新增9种物质进入“药食同源”名单的征求意见函,9种物质是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 一般来说,让这些中药“跨界”有几种方式,包括进入“药食同源名单”、进入保健食品原料名单,还有一种方式是为这些“中药材”制定地方食品标准,这样也可以获得食品身份. 此次“药食同源”扩容并不让人意外,年7月13日,国务院公办厅发布《国民营养计划(—年)》,其中就提到“进一步完善我国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业内人士当时就透露,相关物质的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很快就会发布新的名单。 新增进入“药食同源”的物质,意味着按照通常的食用习惯,这些物质是安全的(有些物质提示了孕妇和儿童谨慎食用)。 “药食同源”是中国特色的一种做法,是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尊重”。 药食同源是中医养生的优势.“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寓医于食”,这是中国从古到今的养生诀窍。战国时期(公元前2世纪)的《黄帝内经》中云:“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它论述了脏腑经络特性与食疗性味的关系,为食疗本草拟定了原理。 东汉(25-年)中药专著《神农本草》出现了,里面就收藏了不少药食同源的内容,山药,枸纪,荷叶,莲子,蜜,葡萄,菊花,甘草等,这个药食同源的食疗原则,贯穿了唐宋元明清,如孟珗(唐)《食疗本草》,陈直(宋)《养老奉亲书》,忽思慧(元)《饮膳正要》,卢和(明)《食物本草》,以及章穆(清)《调疾饮食辩》等。 食疗本草数千年来,一直伴随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用食疗来健身袪病,能够让人们放心的绿色疗法,这个文化是中医养生的优势。在港澳,台湾,韩国,日本,美国“用自然药物治病”成为了一种时髦。 而药食同源是中医养生的优势就在于中医可以将食物的性味,归经,配伍,施用于食疗的健身袪病。 卫生部在九十年代就颁发了药食同源食品和药食同源健康食品的目录,药食同源食品的目录在本世纪初由欧洲的现代医药的研究机构研究后,他们十分惊叹中国卫生部颁发人员的慧眼,选中的这些食品是既有效又安全的。 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86种,年公布) 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新增15种,年公布) 国家卫计委拟将铁皮石斛、天麻、灵芝、西洋参等9种物质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名单。 附:部分原文图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ngdahaia.com/pdhxw/1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告知顾客维生素C联合用药的重要性
- 下一篇文章: 万万没想到最简单的戒烟方法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