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ldquo赶考年rdquo
区卫生健康局始终 把“赶考年”活动成果 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 在疫苗“歼灭战”期间 区卫生健康局在全区设立28个接种点 累计派出医护人员人 完成疫苗接种剂次 为富阳市民构筑起了 强有力的“群体免疫屏障” 手机每天要充两次电金俊杰(区疾控中心)开启新冠疫苗“歼灭战”以来,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金俊杰已3个多月未曾休息。白天前线工作,往返于各个接种点;晚上后方作战,统计各种报表、盘存核对疫苗数量。他的手机每天要充两次电,电话一个接一个,不是业务上的联系,就是市民的电话咨询。白加黑,五加二,只为建立全民免疫屏障。 深夜依然在接种点等候 裘晓娇(富春社卫)自年12月29日,颐乐方舱临时接种点成立以来,裘晓娇便承担起接种点里专业指导和业务管理工作。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到接种点做准备工作,晚上下班后,梳理白天的工作,计划好第二天的工作,仔细核对一天的接种数据,分析汇总所有受种者数据。因为疫苗紧张,很多时候疫苗送来都已经是深夜,裘晓娇就一直待在接种点等候。4个月来,她从不抱怨、从不退缩。她说“我要一直坚守到接种点撤销,因为接种点撤销的时候才是我们大家免疫屏障建立之时”。 靠着护肝药,扛起幕后统筹重任凌棋龙(区一院)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区一院医务科科长凌棋龙承担起艰巨的幕后任务,他连夜起草多个保障方案、迅速组建起32名医生的保障队伍及13人的救治专家组团队、组织开展预检及疑似异常反应医疗救治的强化培训及书面考核。忙碌的工作下,他饭量减半,坐下来就不知不觉睡着,甚至过度劳累出现了肝功能的异常。即便如此,他也毫不在意,配了点护肝药,继续埋头苦干起来。 左上图:郑箫佳 左下图:徐韦 右图:杨娇娇每天坚持工作长达13个小时三位“狠心”妈妈(医院、医院)医院护士徐韦、医院护士杨娇娇,她们除了“暖心疫苗接种者”的身份外,还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手妈妈。三位年轻的母亲都在哺乳期,但却“狠心”舍小家、为大家,每天在接种点工作长达13小时。三位“狠心”的妈妈,只为筑牢富阳健康防疫长城。 喝点胖大海,哑着嗓子继续战斗屠宇楠(春建社卫)“阿楠,你回去吧,交给我来等苗入库好了”。 “不用了,你们都有小孩,我反正一个人,回去也没什么事,今日事今日毕,回去好睡安心觉呀!” 春建社卫中心的屠宇楠,是一名体重不足80斤的小姑娘,也是一名新党员。在登记的岗位上,她每天要不停与接种者交流,嗓子经常累得直冒烟,咽喉炎反复发作,“喝点胖大海,继续战斗呗”,屠宇楠说,作为一名新党员,能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一份力量,她很自豪。怀胎5月准妈妈主动请缨坚守疫苗接种阵地丁小青(区三院)区三院青年医护人员丁小青,从年初抗疫战斗到现在的疫苗接种岗位,从交通卡点测温到金碧湾隔离点核酸检测再到现在的疫苗接种任务,每次都主动请缨,奋战在一线。怀胎5月的准妈妈,这次又主动请缨,要求坚守疫苗接种阵地。每天二百支的接种量,她都保质保量完成,始终坚守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创单日接种支疫苗“最高纪录”项铃(区一院)疫苗接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项铃每天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就达到疫苗接种点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整套打针动作每天重复百次,见缝插针吃饭、少喝水,在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完成的情况下,她创下了颐乐疫苗接种点个人单日接种支疫苗的最高纪录。她说:“我是护士,也是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是我的职责所在。” 左图:马燕青在和接种者交流右图:董丹萍和聋哑人“畅聊”并成功接种疫苗 “董丹萍和马燕青们”(龙门社卫、区妇幼保健院)一名中年聋哑大叔在龙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点焦急地手舞足蹈,工作人员马燕青起初几秒的不知所措转为急中生智、耐心解答,快速完成接种工作。还有群众在疫苗接种现场情绪波动,富阳区妇幼保健院的董丹萍却总能够春风化雨,令群众满意而归。接种过程中有很多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人和“易怒”群体,从最初的疑虑或情绪不佳,到欣然接种疫苗,都离不开“马燕青和董丹萍们”的细心和耐心。 来源 区卫健局 编辑 张成旭 富阳先锋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ngdahaia.com/pdhpz/10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些事记录下来没什么意思,但还是记下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