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梦到侯志慧,为什么奥运冠军都离不开保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最近的奥运比赛,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陈梦对阵孙颖莎。 陈梦用保温杯喝水: 孙颖莎呢?喝冰水: 结果是用保温杯的赢了,喝冰水的惜败。 前几天举行的女子举重49公斤级比赛亦然。 只见我国选手侯志慧在比赛间隙补水,依然用的是保温杯: 除了他们俩,还有女子举重55公斤银牌廖秋云: 女子体操选手芦玉菲: 国乒领队刘国梁。 都是保温杯的“忠实粉丝”。 保温杯,因此也被网友戏称为“保win杯”。 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护佑着咱中国队冲金摘银,已经成为这届奥运会的一大逸闻。 保温杯看似简单,但你真的了解保温杯吗? 借着奥运会的机会,让我们来唠一唠保温杯的这些事。 保温杯虽然被戏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但它最早的起源,并不在东方。 年,苏格兰化学家JamesDewar,为了进行液化气体的研究工作: 他发明了全世界第一支双层真空玻璃瓶。 这也是保温杯的雏形。 詹姆斯.杜瓦 而这种双层真空的容器,是用来保存低温气体的,并不是用来喝热水。 年,德国人ReinholdBurger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保温杯,并且获得了专利。 在年,他给保温瓶挑选了一个独特的名字:「THERMOS」。 这个单词源自希腊语,意为“热量、保温”。 而这,正是如今我们熟悉的保温杯品牌“膳魔师”。 与保温杯的雏形一样: 外国人用保温杯,大多不是用来保温热水,而是保温“冰水”。 是的,其实保温杯也是可以保温冰水的。 这是因为保温杯是“双层+真空”的,而真空是不会传递热量的。 因此保温杯既能保温,也能保冷。 如果夏天你要出门,不妨把冰水倒进保温杯里哦。 保温杯传入中国时,恰逢全国在搞卫生运动。 在当时,“喝开水”是自上而下都在倡导的口号,深入民心。 保温杯也得以在我国野蛮生长,深受老一辈的欢迎。 直到近几年,“保温杯养生”的概念又重新在年轻人中间盛行。 据谷雨X知微数据的统计,29.33%的年轻人养生方式就是“保温杯泡茶”: 正如《卡路里》那句“保温杯里放枸杞”唱的一样,手里捧着一个保温杯,似乎是年轻人养生的标配了: 而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他们有详细的健康体检,赛前有充分的热身,而且赛场的温度比较适宜。 因此他们可以选择喝冰水。 但对咱普通人来说,剧烈运动过后,是不太适合喝冰水的。 图源:共青团中央 因为人在经过运动后,身体会产生很多能量。 这些能量一部分用于肌肉活动,另一部分转化成热量,使身体体温升高。 如果这时我们喝太冰的水,会使得喉咙、食管、胃肠等器官遇冷而急剧收缩,使人感到不适。 图源:共青团中央 相比于冰水,保温杯里的温开水,显然更适合运动后饮用。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我国运动员,都选择用保温杯喝温水。 这不是传闻的“年纪大的运动员用保温杯”,背后还是有科学根据的。 当然了,并非所有的保温杯,都能有好的效果。 就在去年,央视就曾爆出19款保温杯不及格的新闻。 出现不及格的原因,主要是保温杯的内胆有问题。 正常来说,保温杯的内胆采用了“”不锈钢,或者“”不锈钢。 这两种不锈钢耐腐蚀,耐高温,不会导致重金属超标。 而不及格的保温杯,为了节省成本,均采用廉价的不锈钢,冒充了不锈钢。 这也导致了里面的重金属如镍、铬、锰析出,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咱们在购买保温杯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保温杯是否使用了/不锈钢哦! 另一方面,保温杯里泡水如果方法不当,也是会出大问题的。 去年8月,福建一女孩拧开保温杯时,杯盖突然迸起,砸向她的眼睛。 医生一再追问,女孩才想起,10多天前她泡了红枣养生茶,放在保温杯内忘了喝。 过了10多天她再打开,就酿成这种惨剧。 其实这起事故背后的原理,我们前面的文章也讲过(点此回顾): 和酸奶、果汁高温发酵类似,红枣、胖大海等药材都比较适合真菌等繁殖。 存放时间过长,可能产生气体,使杯中气压增大,从而造成“喷射”。 另外,最近不是很时髦一种吸管保温杯吗? 倒入热水的吸管保温杯,在经过剧烈运动后,打开时热水容易反冲出来,温度太高的话很容易烫伤。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往吸管保温杯里,装过热的水哦! 当然了,我上面也提到,保温杯不一定装的是温水,也有可能是冰水。 因此光靠看,是看不出咱运动员喝的什么水的。 咱网友拿保温杯打趣,其实也是开个玩笑。 保温杯只是一杯子,比赛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实力过硬。 希望我们运动员能赛出风采,继续加油鸭! 往期精彩: 小肥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ngdahaia.com/pdhjj/9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罗汉果泡水喝要注意用量,罗汉果泡水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