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胖大海

虫虫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手里还捧着一个盛着水的玻璃壶。我们都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正当我们满脑子问号的时候,老师像变魔术似的拿出几颗东西。我们立刻七嘴八舌议论开了——“那是什么东西?”“不知道啊。”……这时,老师在黑板写下“胖大海”三个字,我们马上明白,这就是我们在书中经常看到的胖大海。

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观察胖大海,叫我们分组把胖大海传下去。我们就轮流观察起胖大海。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胖大海拿在手里仔细看,发现胖大海的颜色是褐色的,(点评:观察胖大海的颜色)就像一个大号的橄榄核,两头尖中间鼓,表面硬硬的,皱巴巴的,像一张布满皱纹的老人脸。(点评:观察胖大海的形状)我把胖大海凑到鼻子底下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中药味。(点评:观察胖大海的气味)有的同学却说很臭。大家一边观察一边议论着。

全班都观察完了,老师把胖大海放进刚才带进教室的盛着水的玻璃壶里。胖大海沉到水底,不一会儿就慢慢裂开了,渐渐变大了,原来橄榄核大的胖大海渐渐变得跟大枣一样了,身上也多了一些细细的纤维,接着原本皱巴巴的胖大海变成一朵“海绵花”,这“花”的“花瓣”就是胖大海的纤维。(点评:观察胖大海变“胖”的过程。)泡着胖大海的水也变了,原本清澈的水渐渐变黄了。老师把水分给我们喝,我尝了一口,觉得有点甘。(点评:尝尝胖大海的味道。)很多同学却说不好喝。

老师告诉我们,别小瞧这胖大海的水,它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利咽的功效呢。(点评:说明胖大海的功效。)

胖大海真神奇!

(点评:虫虫把老师在课堂上“泡胖大海”的整个过程完整的写出来,而且对胖大海外形、气味,以及泡水后的变化都描写得很具体,用上的比喻也很贴切。这对大家来说,也不是很难。只要孩子们细心观察,不愁写不出好作文的。)

木棉花苞

一天早上,老师拿来一些木棉花苞让我们观察。

我拿了一个,看了看,摸了摸,感觉它的皮很厚实。老师说,这层皮是木棉花的花萼。花萼上面露出一半粉红色的花苞,这个花苞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想挣开花萼厚厚的束缚。

我再仔细观察了花萼,外表很厚,有些粗糙,里面有一层细细的茸毛,摸上去,感觉非常柔软。我再看看花萼的颜色,它的颜色很复杂,中间是紫红色的,越往上越深,成了褐色,下面是青色的。

我又尝了一下花萼,涩得让我想起未成熟的青柿子。

剥开花萼,我看到倦得紧紧的花瓣,那形状像一颗粉红色的子弹,又像一个大毛笔头。把花瓣一瓣一瓣地撕下来,可以发现花瓣的外表有点像小孩的脸,有一层嫩嫩的绒毛。花瓣里面则很光滑,闪着丝绸那样的光泽。撕下一角,尝一尝,什么味道也没有。再剥开花瓣,就能看见许多花瓣簇拥着挤在一起的花蕊,这数支笔挺的花蕊看上去又像一截小蜡烛,顶端较长的雄蕊就是烛心。再细看这花瓣簇拥花蕊的情形,我不禁想起画像上观音菩萨坐在莲花里的情景。

原来,木棉花苞里还有一个这么美好的世界,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的。

(点评:这篇作文是孩子在现场观察木棉花苞后写下来的。从这篇作文,我们可以看到,观察不仅局限在视觉,还可以动用嗅觉、味觉、触觉。文中大量比喻来自观察后的联想,这是观察写得很具体的手法之一。)

长按识别







































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ngdahaia.com/pdhgj/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