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为惊蛰。此时,“阳和启蛰,品物皆春”。伏羲八卦图,有八大“象”:天、地、日、月、风、雷、山、泽,天地正位,日将月就,风雷相搏。风雷代表东,代表春,代表肝木,代表生命勃发的原动力。它以雷音震荡山泽,虫类感受春天阳和之气而醒(包括宿疾与百毒),万物进入争春闹春的春喧时期(仲春),人能做的就是趋利避害,灭宿疾,杀百毒,助力春和景明。

当惊蛰雷声响起,我们眼前豁然开朗。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特点,顺时条畅肝气,人体气血才会顺畅,所谓“肝主疏泄”。忽视养肝护肝,肝病、高血压、精神方面疾病会加重或复发。肝喜条达,宜调养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切忌妄动肝火,肝火盛,眩晕、中风风险加重。戒怒忌郁,开阔胸怀,不妨闭目养神,气沉丹田,精神内守,病会绕道走。“人卧则血归于肝”,午夜子时、丑时睡眠很重要,此二时,胆肝当值,逆之,则脸色悔青;“久视伤肝”,平时注意看手机、电脑时间,适时搓揉胁肋部、点按三阴交。

春天有细雨润花的阴柔,也有云天炸裂的阳刚;有俯首低眉的切切呢喃,也有金刚怒目的石破天惊。这就是肝的特性:体阴而用阳,阴生阳长,春意盎然。于养生而言,晚上酣睡养好阴,白天气旺有精神。

中医认为肝与草木相似,春属肝,是肝气最活跃的季节,也是养肝护肝的最好季节。惊蛰了,可以吃养肝食物助阳气生发、壮大,由于肝气易激动、亢奋,只宜“温食”,不可“温补”,否则上火。荠菜、苋菜、茼蒿、靡靡蒿可食。

惊蛰之美,有声之雄浑,亦有色之妖艳,音之婉转。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侯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感阳和之气而生机盎然。与此相配的,是三候华信:一候桃花,二侯杏花,三候蔷薇。如果没有了桃花、杏花与黄鹂,春天就失去了生机,暗淡了许多。看桃花、杏花,听黄鹂鸣叫,肝郁何愁不解。

流病预防。春木生发需要大量津液,喝水、喝粥、吃时令果蔬补充水分,可防燥、防火、助生发。春雨贵如油,就是因为需求大而供给少。肝主怒,切忌妄动肝火,否则导致肝风内动或肝阳上亢;肝主筋,肝气不足,主不了筋,筋松紧不一,身体就会歪到一边;老人肝火旺,则“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清肝、滋阴、降火是常法。“春雷响,万物长”;春雷惊百虫;“桃花开,猪瘟来”,惊蛰时节注意预防各类传染病。

皮肤护理。春季风胜,风胜湿,使地表、体表水分流失。“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跑了气”。及时安抚皮肤,补充水液,防止失水,可使肌肤润泽光鲜。

春困春捂。春困原因有二:一是冬天阳气内藏,人精神;立春后,阳气升发向外,阴血相对不足。二是花粉、树叶茸毛使一些过敏体质者犯春困。着装要“下厚上薄”护卫阳,“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民间习俗。惊蛰吃梨,防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生吃清六腑之热,熟吃滋五脏之阴”。蒸熟,三克川贝一颗梨,润肺止咳化痰;榨汁,毫升(相当于1斤)配冰糖10克、胖大海1枚,润肺生津、利咽开音;煮水,梨切片,与冰糖银耳同煮,健脾润肺止咳。脾胃虚寒及高血糖人士注意量和时间,少量、前半天可食。蒙鼓皮。惊蛰这天,雷神于天庭击天鼓,人在人间蒙鼓皮,以顺应天时,契合四季运行、百虫复苏。还有今天不扫地,扫了屋子虫子多,特别是蝎子。

惊蛰饮食以温性生发为主,兼顾健脾祛风。省酸增甘,多食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以养脾;春夏养阳,多食韭菜、菠菜、荠菜以生发阳气。

戊戌年惊蛰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安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ngdahaia.com/pdhgj/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