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792767.html

海报新闻记者梁胜楠北京报道

近日,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公布了年全年财报。据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年全年营收44.9亿元,同比增长78.67%。其中,涉“敏感话题”设计师作品MOLLY的收入为7.05亿元,稳居营收“一姐”地位;线上销售收入贡献猛增,发货、售后却难以保障;价格上涨,质量却没有同步提高。“槽点”越来越多,曾号称做中国“迪士尼”的泡泡玛特,离梦想还有多远?

支柱IP“Molly”设计师曾被指涉不当言论,为品牌埋下隐患

IP是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据公开财报显示,自有IP是泡泡玛特的主要商品类型,包括Molly、SKULLPANDA、Dimoo、Bunny等。自有IP的收入从年的9.8亿元,上升至年的25.87亿元,同比增加了%,收入占比由年39%增长到年的57.6%,收入贡献大幅增加,主要是来自Molly、SKULLPANDA和Dimoo总体销售收入的增长,其中,Molly以7.05亿的收入拔得头筹。

Molly是出自香港设计师Kennywang之手,年Kenny带着Molly加入了泡泡玛特,自此泡泡玛特公司销售额逐年攀升,Molly成为热销单品。年,有媒体爆出泡泡玛特的三位设计师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不当言论,引发网友一片声讨。这三位涉事设计师分别是Molly系列设计师王信明(Kennywong)、PUCKY精灵系列设计师毕奇,以及FLUFFYHOUSE的设计师。

随后泡泡玛特发表声明称反对任何分离祖国的言论和行为,并下架了FLUFFYHOUSE的所有商品,然而同样涉事的Molly和PUCKY精灵系列产品却没有下架。据泡泡玛特招股书中显示,年和年,Molly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4亿和4.56亿,PUCKY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75亿元和3.15亿元,这两个IP可以说在当时撑起了泡泡玛特营收的“半壁江山”,然而被下架的FLUFFYHOUSE的所有商品销售平平。

时至今日,Molly和PUCKY仍然在售,年分别为公司贡献了7.05亿和1.82亿元。据泡泡玛特在公开报告中描述,年Molly通过持续推出新的作品、跨界联名合作、主题展等一系列运营,粉丝群体进一步扩大,IP影响力也不断提升,IP的生命周期和商业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年6月,泡泡玛特基于Molly这款IP发售了9款MEGA系列产品,吸引了超万人参与抽签,共实现收入1.78亿元。不仅没有下架,在该IP十五周年之际,公司经过系列运营,通过跨界联名合作、主题展览等,让Molly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回顾前几年,年意大利品牌DolceGabbana设计师辱华、年日本品牌Undercover在ins上发表不当言论,这两个品牌在国内的前途已基本断送。尽管泡泡玛特涉事设计师均在微博解释并对自己发表的不当言论致歉,但这件事情却给品牌买下了一个隐患。据了解,泡泡玛特签约设计师多为海外设计师,而本土设计师仅占20%—30%。据公开报道显示,泡泡玛特近几年也在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挖掘优秀的中国本土设计师,称其要在潮流玩具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助力中国本土潮玩更具创新力。

然而综合上述报道来看,泡泡玛特不想也不能失去国内年轻人的市场,而海外设计师多种不可控因素增加了品牌的风险,泡泡玛特发力国内本土设计师或也有转移风险的目的。

线上渠道成为销售主力难以保障的售后服务饱受诟病

泡泡玛特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线下零售店、机器人商店、在线渠道、批发渠道及其他。据公开的财报显示,年泡泡玛特线上渠道的收入持续提升,已达18.79亿元,同比增长了97.4%。其中,泡泡玛特抽盒机的收入从年4.66亿增长至8.98亿,同比增长了92.6%;天猫旗舰店收入从年4.06亿增长至5.99亿,同比增长了47.5%;京东旗舰店收入从年万增长至1.43亿,同比增长了%。由此可见,年泡泡玛特线上收入的主要贡献来自于泡泡玛特抽盒机和京东旗舰店的销售增长和新渠道的扩张。

随着泡泡玛特线上收入的迅速增长,有关线上销售发货、售后等问题的投诉也纷沓而至。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关于泡泡玛特的投诉多达条,而其中充斥着购买后质量问题退换难、线上购买发错货、实际收到的货物与线上描述不符等投诉。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自己在从抽盒机购买的SP密林古堡系列“血色玫瑰”盲盒,实际收到的却是“假恶魔”。该网友称自己拍下了开箱视频,可即便如此,退换仍然受阻,最终在市场监管局投诉才得以处理。在该帖下的回复中可以看到,有不少网友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

持续攀升的价格却没能带来产品质量的提升

据公开数据显示,泡泡玛特、、年品牌产品毛利率分别为71.2%、68.7%和64.7%,分别下降了2.5%和4%。据泡泡玛特在年财报中表示,毛利率下降是因为其提高产品的工艺质量以及年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的。而在公司年财报中也表示毛利率的下降“主要由于我们提高产品的工艺质量,产品工艺愈加复杂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

原材料成本和产品工艺质量的提高应声而涨的是泡泡玛特产品的价格,年4月发布的熊喵热潮二代的价格由一代的59元/盒上涨至69元/盒,除此之外,4月发布的一禅和尚、vivicat也由此前的59元/盒涨至69元/盒。同年5月,“Molly”娃娃装侵蚀系列单盒涨价到79元,10月,“Molly”魔力卡卡系列涨到89元/盒,而到今年1月,“Molly”蒸汽朋克动物机车系列直接涨至99元/盒。对于涨价,泡泡玛特曾回应称由于供应链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潮玩在设计工艺上更加精细,工艺更加复杂也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泡泡玛特声称的“提高产品的工艺质量”真的做到了吗?盲盒产品单价的连续上调,但关于泡泡玛特的品控和售后并没有得到提升的抱怨也越来越多。据记者梳理相关媒体报道,曾有玩家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买了一盒泡泡玛特,12个娃10个有瑕疵;还有人购买到瑕疵款却无法退货的情况。在小红书搜索“泡泡玛特瑕疵”,搜索结果中可见泡泡玛特玩具的各种瑕疵:喷漆不均匀、玩具体可见明显坑洼不平、染色污染等。

针对此种情况,记者去泡泡玛特专卖店随机买了一个“Molly”魔力卡卡系列盲盒和一个“Molly的小时候”系列盲盒和一个“超级赛道”系列盲盒,其中两个盲盒均出现瑕疵。

图:“MOLLY的小时候”娃娃鼻子有红色污痕

图:“Molly”魔力卡卡系列玩具体做工粗糙

三个系列分别售价为59元/盒和89元/盒,三个盲盒其中两个出现瑕疵,概率应该不算小了。

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不到两年的时间市值大幅缩水。曾号称要成为中国“迪士尼”的泡泡玛特,本就没有故事作为灵魂,现在连“皮囊”都难以保证,该拿什么来实现迪士尼的梦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ngdahaia.com/pdhgj/10940.html